用人口生产的理论解释中国(农业文明)诞生的伟大历史进程。
本书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谌中和教授的课程“可持续发展导论”的教材,同时是中文系练习校对用的书。
- 定 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3年12月
- 装 帧
- 平装
- 开 本
- 32开
中国的诞生内容提要
编辑龙的原型是闪电,凤的原型是燕子,它们都是华夏先民为了确定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的开始即春天何时到来而进行的重大文化创造。大禹治水的传说实际上反应了龙崇拜民族和凤崇拜民族开发华北平原的艰苦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龙、凤民族的相遇与融合是中国(农业文明)诞生这一伟大历史剧的开端。
中国诞生的历史过程,既是一个从技术崇拜即专家治国到抵制技术即道德治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族群大生产到家庭小生产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从形式化民主到实质性民主的过程。总的来说,是一个从技术化时代到伦理化时代的发展过程。把家庭生活的伦理原则提升为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与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是孔子思想的伟大创造。“天下一家”是中国文化对于理想社会最具现实性与深刻性的思想贡献。[1]
中国诞生的历史过程,既是一个从技术崇拜即专家治国到抵制技术即道德治国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族群大生产到家庭小生产的过程;同时是一个从形式化民主到实质性民主的过程。总的来说,是一个从技术化时代到伦理化时代的发展过程。把家庭生活的伦理原则提升为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与政治统治的意识形态是孔子思想的伟大创造。“天下一家”是中国文化对于理想社会最具现实性与深刻性的思想贡献。[1]
中国的诞生三大预言
编辑中国诞生的这一伟大进程对于我们把握工业时代的历史与未来可能具有重大启示。《中国的诞生》推测,工业时代将在更高的水平上重复农业时代从技术化到伦理化的发展轨迹。随着工业时代历史的进一步展开,技术进步将被边缘化,现在通行的社会化大生产模式将被放弃,当代的形式化民主(强调机会平等)也将被实质性民主(同时强调机会与结果的平等)所取代。工业文明的伦理化时代将使“天下一家”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现实。[1]
中国的诞生作者简介
编辑谌中和,笔名中和,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2000年),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史、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十多年来全力投身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形成过程与机制的探讨。著有《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等,发表论文数十篇。[1]
中国的诞生图书目录
编辑前言
导言 理论与方法
一、西方思想对文明道路与人类历史的主要思考
1.黑格尔
2.马克思
3.韦伯
4.雅斯贝斯
5.技术崇拜与技术批判
6.民主崇拜与民主批判
7.自由、平等与正义
二、两种生产与文明研究的新视野
1.两种生产
2.人口生产的社会意义
3.物质生产与技术化
4.人口生产与伦理化
5.文明的停滞或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父精母血——龙、凤崇拜
一、凤是什么
二、龙是什么
三、“前中国时代”的龙凤文化区域
四、早期龙凤文化的考古学特征
1.凤文化的特征
2.龙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龙凤崇拜与中国文明的诞生
附论:酒、爵及与龙凤崇拜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诞生的地理学进程——从龙飞凤舞到龙凤呈祥
一、龙飞凤舞:“前中国时代”的文明状况
二、龙凤呈祥
1.文献中的洪水与古城
2.考古发掘中的古城与洪水
3.史前洪水的性质
4.古城、治水与文明起源
第三章 中国诞生的技术化进程——从技术统治到抵制技术
一、中国农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轨迹
1.史前时代的技术进步
2.传说时代的技术进步
3.夏商时代的技术进步
4.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技术进步
二、技术进步的社会地位
三、技术统治与技术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中国诞生的土地制度与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
——兼论井田制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空想
一、商代——绝对社会化大生产
二、西周——相对社会化大生产
三、春秋战国——小农经济的诞生
附论:井田制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空想
第五章 中国诞生的政治学进程——从原始民主到君主集权
一、传说时代的禅让——族际民主
二、夏商时代——龙、凤文化族群分别垄断华夏联盟最高权力的时代
三、西周——大国时代的开启与家族伦理化时代
四、帝国时代与家庭伦理化时代
1.完成统一的力量选择
2.走向统一帝国的程序
3.帝国的制度与思想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生活智慧与社会理想
一、中国文化的和平主义精神
二、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伦理主义文化
三、对自然的谦卑与永续利用
第七章 中国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一、西方文明道路及其帝国主义品格
二、中国文明道路及其和平主义品格
三、中国道路的可能路径
后记[1]
导言 理论与方法
一、西方思想对文明道路与人类历史的主要思考
1.黑格尔
2.马克思
3.韦伯
4.雅斯贝斯
5.技术崇拜与技术批判
6.民主崇拜与民主批判
7.自由、平等与正义
二、两种生产与文明研究的新视野
1.两种生产
2.人口生产的社会意义
3.物质生产与技术化
4.人口生产与伦理化
5.文明的停滞或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父精母血——龙、凤崇拜
一、凤是什么
二、龙是什么
三、“前中国时代”的龙凤文化区域
四、早期龙凤文化的考古学特征
1.凤文化的特征
2.龙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龙凤崇拜与中国文明的诞生
附论:酒、爵及与龙凤崇拜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诞生的地理学进程——从龙飞凤舞到龙凤呈祥
一、龙飞凤舞:“前中国时代”的文明状况
二、龙凤呈祥
1.文献中的洪水与古城
2.考古发掘中的古城与洪水
3.史前洪水的性质
4.古城、治水与文明起源
第三章 中国诞生的技术化进程——从技术统治到抵制技术
一、中国农业时代的技术进步轨迹
1.史前时代的技术进步
2.传说时代的技术进步
3.夏商时代的技术进步
4.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代的技术进步
二、技术进步的社会地位
三、技术统治与技术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中国诞生的土地制度与生产组织形式的演进
——兼论井田制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空想
一、商代——绝对社会化大生产
二、西周——相对社会化大生产
三、春秋战国——小农经济的诞生
附论:井田制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空想
第五章 中国诞生的政治学进程——从原始民主到君主集权
一、传说时代的禅让——族际民主
二、夏商时代——龙、凤文化族群分别垄断华夏联盟最高权力的时代
三、西周——大国时代的开启与家族伦理化时代
四、帝国时代与家庭伦理化时代
1.完成统一的力量选择
2.走向统一帝国的程序
3.帝国的制度与思想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生活智慧与社会理想
一、中国文化的和平主义精神
二、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伦理主义文化
三、对自然的谦卑与永续利用
第七章 中国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一、西方文明道路及其帝国主义品格
二、中国文明道路及其和平主义品格
三、中国道路的可能路径
后记[1]
- 参考资料
-
- 1. 《中国的诞生》内容摘要 .复旦大学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7-26]
词条标签: